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全球视讯!短视频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时间:2023-05-17 15:44:12
字号:


(资料图片)

作者:熊硕(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文简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文化工作,然而大多数非遗在传统媒介渠道中因为表现形式单一、表达方式枯燥而导致民众缺乏兴趣、内容难以传播。面对这样的困境,近几年随着直播、短视频的兴起,不少传统文化内容重新焕发“第二春”。例如在抖音上出现了大量生动有趣的非遗类作品,且点赞数量往往超过百万级别,为我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乃至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渠道、新思路、新方法。

短视频、直播不同于传统媒介,其最大的优势不仅在于内容个性化,更凭借其媒介互动性和趣味性彻底革新了信息接收信息的范式。用户借由点赞、实时评论、一键分享等功能,获取更加丰富和有趣的社交体验;其次,使用抖音的过程犹如“开盲盒”,这符合游戏化(Gamification)理论中驱动用户持续使用产品的“八角核心驱动力”中最重要的“好奇心与侥幸感”,这就让原本显得枯燥平面的非遗内容充满着可期待性,信宿从而获得了类似于玩游戏的体验,大大强化了非遗内容的传播力度。

事实上,电子游戏等媒介很早就成为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媒介渠道。例如在游戏《历史古迹修复者》(Monuments Flipper)中,玩家可以扮演建筑师,通过交互学习,了解历史与建筑方面的知识,最终将法国损坏的古迹进行修复。故宫博物院开发的侵入式现实游戏(Alternate Reality Game)《故宫·谜案馆》系列,以桌游的形式还原了故宫诸多不为人所知晓的文物样貌,玩家可以了解明清两代除了宫廷八卦、宏大建筑之外的宝藏文物知识。故宫博物院另外还开发了手机游戏《绘真·妙笔千山》,高度还原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画作,玩家在解谜的游戏过程中能够领略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这些案例证明了新媒介,特别是互动媒介对我国非遗保护、宣传、传播以及传承工作的巨大作用。

电子游戏尽管效果拔群,但其开发周期长,反馈响应慢的天然缺陷也不可忽视。最重要的是,电子游戏有一定门槛,面向专业受众固然是最优选择,但考虑到全民性的科普,效率和覆盖面则成为了必须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游戏部分传播特质,但用户面更为宽广的短视频、直播,成为了以另一种渠道展现非遗魅力的不二选择。总的来说,短视频、直播可以帮助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用户量巨大。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不仅拥有海量用户群体,且受众覆盖面也极为广泛,几乎所有的抖音用户都曾经浏览过非遗相关视频。《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抖音的覆盖率达到了99.42%。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49%,累计播放量同比增长83%。每个省份的非遗都能顺利地在抖音得到有效传播。《2022非遗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抖音平台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数达3726亿,获赞总数为94亿,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非遗创作者平均每天直播1617场;获得直播打赏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打赏金额同比增长533%,许多非遗创作者在抖音找到新舞台。

第二,实时交互性。多数非遗文化在平面媒介中呈现形态枯燥,往往难以引起年轻受众的兴趣。国家文化、精神、内涵的继承和发扬需要依靠年轻人,年轻人必然也应该是非遗的主要传承人,通过短视频、直播这样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能够让更多年轻人有意愿主动参与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行动中来。比如,浙江湖州的某个主播通常在每晚七点半左右直播,以点歌的形式为粉丝们带来箜篌乐器表演。很多网友说,自己是通过抖音直播才有机会第一次了解并欣赏到箜篌乐器演奏。

第三,情怀有回报。不可否认很多非遗工作者多年来是凭借一腔热血与情怀信念支撑他们完成梦想,但任何情怀如果长期无法转化成收益,在生活的压力下,热血往往也容易逐渐冷却,理想终究屈服于现实。所以传统媒介中,如何维持非遗工作者的信念是业界不可回避的问题——但短视频与直播彻底解决了这个烦恼。不同于传统媒介中“自上而下”的思维定势,和“以一对多”的狭窄传播渠道,短视频、直播能够激发大众无穷无尽的智慧,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内容呈现与范式表达,让每个有情怀的人都能有机会站在聚光灯下。与此同时,不同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社会阶层的受众也都可以突破时空地域限制,更加方便地学习和了解非遗。特别是疫情以来,线下演出被大量取消,很多传统剧团的演员们在本就不景气的环境下,进一步面临收入锐减的压力。但这些剧团走入抖音开展演出,通过线上直播让年轻演员们获得了新舞台、新机会。网友们在直播间的点赞打赏,不仅为各个剧院的演员们增加了收入,也为传统戏剧开辟了更大的“第二剧场”

现代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将依赖人类记忆和文化素养的非遗隔离在五感六觉之外;流行文化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精神空间,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非遗传承者们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民间文化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依赖口传身授的非遗正不可逆地消逝……不由得让人想到了“敦煌月下卧海沙”。在此背景下,短视频和直播宛如敦煌沙漠中的月牙泉,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应该利用好二者的“交互性”与“参与性”,把它们当作清甜的活水,冲刷被现代黄沙覆盖的文明,让祖先辉煌的精神财富能以更活泼的面貌重回大众视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