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台风“杜苏芮”携巨量水汽一路北上,所到之处大雨倾盆。甚至连“600年不曾积水的故宫”里,都发生了积水。因此有人质疑:是不是现代科技改造惹的祸?故宫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出来辟谣:故宫六百年不积水,这事儿真没有!
故宫博物院世界遗产监测部主任狄雅静介绍,故宫的排水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院落的整体是北高南低的情况,而且是中间高两边低,所以水会通过院落中间向两边导出到明沟,之后汇流到金水河。有的院落会直接通过“钱眼儿”落到下面的暗沟,最终流入金水河。如此精密的排水系统,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故宫的排水系统也在设计上被誉为“中国古建筑排水系统的杰作”。
但故宫并不是无懈可击,“故宫600年不积水”也不过是一个传说。翻阅历史记录不难发现,故宫历史上曾数次院落积水、屋面漏雨、墙垣倒塌,每一次都有记载。《明神宗实录》中就曾记载:“乙酉,雨潦浸贯城,长安街水深五尺”“东华门内城圯,德胜门城圯”。再比如光绪十一年的阴历四月,从东华门到西华门这一带积水“数尺不等”,溥仪还因为积水时光脚踩水玩而患上脚气。
由此可见,故宫积水并不罕见。其实不难理解,只要降水量大于排水量,就一定会积水。据故宫博物院介绍,故宫的排水系统能够应对一小时内20毫米左右的降雨量。但7月29日20时至31日18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207.6毫米。降雨量如此之大,再精密的排水系统也只能“束手就擒”。
硬要说故宫积水和“现代科技”有什么关系,那也只能是和随地乱扔的“现代科技”产品有关。目前故宫每年春夏秋进行三次清淤,清淤的次数并不少。可为什么慈宁宫还会积水,并不是现代科技清淤不行,而是工作人员在暗沟里发现了只有现代社会才有的产物:塑料瓶、塑料袋,还有毛巾,甚至衣物,是这些东西堵住了暗沟的排水。
故宫的保护,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助力。警惕“故宫600年不积水”背后隐藏的否定现代科学技术的反智倾向,以及狭隘的民族自豪感。用可怕的“古代智慧不可改”的思想“武装”大脑,以古讽今、以古非今,只会妨碍科技的交流和进步,更不利于构建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保护故宫,我们应当守正创新,在借鉴古人智慧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寻找更适应时代需求的解决方案。这包括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环保理念,减少对塑料等不易降解材料的使用和随意丢弃等,在一举一动中,共同守护这座“地上天宫”。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标签: